加入收藏学校主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学科研 > 课程建设 >

课程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建设情况总结

本站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7 14:09:59 点击量:

    2015年是我校迎评促建关键的一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结合我校和本部门“十三五”规划对教研室发展的基本要求,为谋划本学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的建设,特从课程概况、建设过程、主要做法、课程现状、今后设想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课程概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确定的高等院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体系完整、理论性强、内容丰富,比较全面的论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设的对象为全院一年级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时间为一学期,总课时数为78学时。本课程在我校于2008级学生一年级时开始开设,至今已开设6年,考核一律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本课程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切从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出发,一切以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及个体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从知、情、意、行等方面磨练并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帮助大学生把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一般教育理念”和“意识、信念、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及能力,坚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强化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
    二、建设过程
    本课程坚持“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切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继续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学生欢迎、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一方面按照“精”、“新”和“管用”原则,精心制定教学内容,使其充分体现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另一方面,按照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结合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对学生着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意识教育。
   (一)挖掘教学内容新亮点
    本课程教学的创新之处就是贯彻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打通来阐述的原则进行教学。同时把本课程同形势与政策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更是首创。
   (二)更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内容及特点,根据教学对象和专业。既注意讲授理论基本问题,又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认识实际,通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如参观曲寨、社会调查、雷锋月、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两会宣讲、阅读伟人传记等实践活动,着眼于解决理论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三)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我们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支撑了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对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战略思维、世界眼光,提高学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起了很好作用。
   (四)积极虚心向专家教授请教
    积极主动地向我校的专家教授请教,虚心接受专家教授的引领与指导,接受批评与帮助;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有效资源,丰富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开阔视野与境界,启发思维与灵感。此外,对一些涉及到大政方针的焦点问题,对一些涉及到典型学生的个案问题,以及实践中出现的棘手问题,及时地向专家请教,以求得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积极在专家教授引领之下,在理论指导之下,自觉地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与教训,科学地研究和应对不断变化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新的事物、新的现象、新的问题等等。
    三、主要做法
    课程组全体教师勤奋自律、认真工作、积极探索,使本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进行了独特的教学设计,实施并建立了“1234567”课程教学体系,突出特色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体系。
    围绕一个教学主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讲清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阐明三条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构建四个教学平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题报告、网络教学突出五大教材内容:总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保证。
    贯彻教学六大原则: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理论和实际统一、真见和真情统一、“共性”和“个性”统一、教学和科研统一、整体性和适用性统一
    开展七种实践活动:参观曲寨、社会调查、雷锋月、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两会宣讲、阅读伟人传记等实践活动。
    本学期,课程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发展”的方针;坚持“大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特色;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2015年的两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全面实现教育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持以精品课建设为龙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对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疑难问题每周进行集体研讨,认真学习、钻研新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研讨改进教学方法,制作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电子课件。
    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精心把握课程的总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保证等主要内容。我们努力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的背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理论观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各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用真理和逻辑的力量深入浅出说服、感染、教育青年大学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头脑”等问题进行不懈探索。
    本课程积极探索并坚持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项目团队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构筑“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平台,把原本空洞、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同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变“灌输式”、“注入式”教学为“多向互动式”、“主动建构式”教学,收效显著。主要有: 
    第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深入学生之中摸清他们的真实愿望和困惑,分析问题症结,把握思想脉搏,从而确定了把围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思想教育的着眼点。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设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双主体结构模式,既充分发挥教育者在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性,使教育内容不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并“外化”为实践活动。
    第三,分层次把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标,按学生的需求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在具体实施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了解学生为前提,以他们的学识、思想达到的层次作为不同教育活动的起点,以他们关心的或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理论教育的切入点,并设定相应的目标,通过不断适应、引导、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性而逐步实现教育目标。
    第四,教育教学内容上实现“三贴近”,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解决政治理论课给人留下的呆板、枯燥、说教性过强的印象,促进学生提升对理论的内在需求性,我们认真研究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坚持将政治理论的内容贴近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学生实际,发挥理论指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身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第五,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坚持适应性、规律性,催发和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性。为增强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我们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坚持以适应学生内在需求性的唤醒和发展为着眼点,遵循符合教育对象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规律,摒除“填鸭式”、“注入式”、“听话式”的讲授方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和其它多种交互式教学方式方法。
    第六,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成一个“好人”,而且应是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才。为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那些不利于理想人格培养的思想和作法。首先,以辩证的思路和方法取代形而上学的教法。其次,加强学生的探求精神和自我信心的培养,改变教学中绝对化的思维模式。再次,把握知行规律,将学、问、思、辨、行各环节有机联为一体,互相渗透。
    第七,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教师对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环节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计划与考核,课堂教学计划与实践教学计划一同下发,一同考核,发挥好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的设计、组织、引导的积极性。二是力促学生端正实践活动的目的,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增强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起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三是以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调研、参观访问、“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为主要内容,
    第八,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积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多媒体成套课件和教学参考资料库。
   (二)坚持建好教学实践基地,抓实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推进实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测评体系》为依据,突出区域和行业特色优势,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大力创办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基地”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实习、实训、参观、访问、调查、体验生活等实践活动的指导,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课程实践项目明确,有针对性,并且有实践指导书,制定实践场所教学规范,确保实践教学效果。现有河北省博物院、鹿泉曲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藁城梅花抗战纪念馆等实践基地。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实践基地。并且对现有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选择,进行整合,加大社会实践基地的利用率,以校区为核心,开发新的社会实践基地,减少同学们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时间,更快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提高毕业就业的竞争力。
    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概论”课是一门具有鲜明的理论性、时代性、实践性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既讲深讲透理论,又密切联系实际,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设计诸如参观考察、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指导学生自学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人的相关著作,加强和扩大课外阅读,了解相关学术前沿成果,分析比较不同学术观点的差别,并引导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实施考核改革模式,改进概论课考试方法
    本课程实施多元多维考试方式和成绩综合评定标准,其基本做法是将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实践教学的成绩综合起来评价,即将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校内外实践情况、校园奖惩情况等分别按一定比例综合起来,这种考试方式让学生将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将听、读、看、行、思、写融为一体。
    在考试方法上积极探索考核改革,不断改进考试方法,把平时表现、实践调查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卷面成绩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概论课考核的科学性。
   (四)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教研室对3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着重从政治思想、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帮助、鼓励,并引导他们发挥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开展一帮一传帮带活动,使他们在各方面都获得明显提高。在尊重师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本课程已经有梁晓、赵风景、周云岩三位老师自愿申请开设一门选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的延伸课程和拓展课程,并通过学生自由组合、教师指导选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省级创新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现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经过全体任课教师的努力,整体教学效果和主要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为优秀。特别是教学改革得到校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并且进行普遍推广,使得该课程重要地位得以体现。近三年学生的评价教学效果均为优秀。符合校内学生评价的各项指标,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体现在治学严谨;遵纪守时;教书育人,注重教学互动,课堂气氛活跃等方面。并且及时结合涉及本学科的最新成果,介绍新观点,新思想;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注意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等方面。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对当今中国的实际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提出新观点。同时许多学生多次表示喜欢这门课,愿意学习,这缘于本课程群经过多年探索,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考试方式、创新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本课程在教材内容、方法手段的优化、案例的精选、实践教学、督导评价、同行听评课、学生评教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促进老师对教学的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材使用与建设上,我们选用的是全国统一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编写组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于教材内容,要求本课程组教师进行课前集体备课、课后每周例会总结分析教学中的经验,结合我院传媒艺术类学生的水平、特点,做好由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变。
    关于案例选择,由于本课程语言多以文件语言阐述,内容多且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要求老师在选取案例时,要求具有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时长不起过20分钟,补充到教学中,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精心组织主题鲜明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由课堂延伸到社会,以河北省博物院、鹿泉曲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藁城梅花抗战纪念馆等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增强与“基地”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实习、实训、参观、访问、调查、体验生活等实践活动的指导,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于督导、同行听评课。按照学院规定,结合学院督导听课制度,组织由部门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骨干组成的督导员进行听课,另外安排每位老师每月三次听课,鼓励虚心向资深教师请教,集体研讨听评课意见,总结教学经验。
    建立反映教学质量、教学要求的课程考核标准,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学习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分数结构逐渐趋于科学合理,具体做法为平时成绩占30%,社会实践占20%,期末成绩占50%,命题符合教学大纲,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难度、覆盖面合理、适中。
    调研取经,学习本省其他高校如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先进建设经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与在职培养相结合,引进全国教学能手朱月龙讲授相关政治课程,提高我院中青年教学的教学水平 。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扩充性资料方面,教师们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向他们推荐了一些重要课外书籍例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会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总是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等参考文献。利用我校畅通的校园网,还有计算机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建立了电子期刊网,电子阅览室,学生可以上网阅览图书资料。
    目前已准备就绪的上网资源,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授课计划、教学大纲、规范教案、课教师队伍基本状况、教师备课指导、教学课件、教学内容参考文献目录、模拟试卷库、学生复习和练习题库等。
    本课程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需进一步在全体教师中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需进一步加强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多媒体教学,制作更加精良有效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课件;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教学实况录像。最后,需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教学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五、以后设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将不断深化育人为本的理念,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为主线,用最新的观点、最新的成果、最新的手段、最新的方式加强建设,力争本课程成为具有我校特色的品牌课程,并在全省高校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为了更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课程,今后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第一,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专家为领衔的,结构合理、教学教学效果一流、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梯队。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的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一个褒荣贬辱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充分发挥学校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师德师风导向机制、教师进修与培训激励机制、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民主管理机制、以教研促进教学的机制、教师之间传帮带相互促进的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师潜能发挥的积极性。加强教学研究、学术研究和课程建设,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和带动教学的特色和优势。
    第二,确保一流的教学内容。我们院校是艺术传媒类院校,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大纲结合我校实际,致力于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以专题式进行授课。组织编写规范化的电子教案和建立教学和学习辅导资料库。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要求和 学科体系及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要求,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学生接受特点、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在理论上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完整性。
    第三,采用一流的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
积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理论讲授和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法相互补充,融会贯通、相得益彰。适当运用课堂讨论、网上答疑、热点辩论、交流演讲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确保本课程在校园网上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广泛采用合作性教学方式。因为本课程为大班授课,传统的授课方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很难,因此以后我们将广泛采用合作性教学方式。即采取大班授课、小组自主学习、小班研讨的合作研讨式教学方式。
大班理论教学内容,侧重对课程基本原理、核心内容和重点与难点的介绍与讲解,并关注对学生课后自学引导与自学思路及方法的介绍。
    小组自主学习一般在主讲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内容后进行。每次小组讨论,各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研讨的组织、主持和记录,以及课后研讨资料的收集、整理,为小班研讨做准备。
    小组自主学习,每个小组推荐一小组成员参加小班研讨。小班讨论教学内容围绕各主要章节的相关热点、难点确定研讨问题,采用理论研讨、案例研讨及综合研讨等不同形式展开,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把学习科学理论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育其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第四,创新G时代手机载体的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G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基于移动互联网尤其是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相关数据表明,高等学校大学生构成了手机媒体用户的主体,尤其是传媒类院校的学生,他们更是走在潮流的前端,每个学生的生活都不可能离开它,与手机为伴可以说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我们不能再对这一新兴媒体偏重于负面效应的监控和防范,而应是充分利用这一新兴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手机短信、手机BBS、手机QQ、手机微博、手机微信等形式,制作大量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人文性于一体的生动、形象、直观的手机媒体新“产品”,主动占领手机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阵地、学习阵地和生活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院学生的思想阵地。
    第五,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教学必须有一流的研究为支撑。为此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学习、深入研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科研上走在同类学校的前列。积极鼓励任课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实现教学经验成果科研化,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积极参与省级、院级科研课题、教改课题申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术活动,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开展教研室集体科研攻关等活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整体水平。
    第六,实行一流的教学管理。建立基本完善的管理机制,良好的氛围和用人机制以保证精品课程不断更新与完善。
 
 
 
 
                                                                                                                                                                     马列教学部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日